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观众观看西藏迥巴藏戏队出场(10月26日摄)。
头戴“蓝”面具、身着五彩装……附耳在一鼓一钹中,且看这18名雪域农牧民,在这江南水乡的柔情中吟唱而舞。10月23日至28日,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珠峰藏戏《顿月顿珠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。参与演出的迥巴藏戏队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,人们在领略到藏戏风采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雪域农牧民的纯朴热情。 藏戏是戴着面具、辅以唱舞叙事的藏族戏剧。内容取材自民间故事、历史传说等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被誉为“西藏文化的活化石”。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的凉亭下,来自无锡的90岁邓氏老人(左一)观看藏戏表演(10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西藏迥巴藏戏队表演藏戏《顿月顿珠》(10月28日摄)。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西藏迥巴藏戏队表演藏戏《顿月顿珠》(10月2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观众观看西藏迥巴藏戏队的表演(10月2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,西藏迥巴藏戏队表演藏戏《顿月顿珠》(10月2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